索 引 号:
信息分类: 国务院要闻
发布机构:
发布日期: 2025-09-08 14:56
标题: 政策助推 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加速双向赋能
文号:
时效:

政策助推 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加速双向赋能

发布时间:2025-09-08 14:56 来源:经济参考报
| | | |

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,其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.5万亿元,带动产业规模3.5万亿元,有力促进了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……9月6日于辽宁沈阳开幕的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,介绍了我国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新进展,并展示了人工智能、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。

会上,记者获悉,下一步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。其中,将把握人工智能关键变量,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。

在与会人士看来,伴随我国工业互联网迈入高质量发展、规模化推广新阶段,人工智能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变量。

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书记田川对记者表示,人工智能正从工业互联网的“辅助工具”变为“核心引擎”,赋予了工业互联网实时优化、智能调度等能力。通过对工业场景知识封装重构,人工智能正加速向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管理决策、运维服务等制造业全环节延伸,形成创成式设计、无人智能巡检等新应用模式。此外,基于泛在连接、资源调度等特性,工业互联网也在助力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落地普及。

不少企业正在加速创新探索。大会期间,人工智能、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。

鞍钢集团利用智能模型优化钢水处理工艺,生产成本降低15%,废水排放减少21%;用“人工智能+”辅助生产和决策,企业的良品率、能耗比等指标均有改善。

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总经理庞松涛介绍,借助人工智能,浪潮云洲打造了人机协同的智能生产新模式。目前,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落地超20个行业智能体。

“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,已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。”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认为,要夯实深度融合底座,强化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,培育一批通用大模型、行业大模型和工业智能体;加快企业数智转型,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,以“头雁效应”激发“群雁活力”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、大中小企业数智转型;优化要素资源配置,加快建设工业高质量数据集,强化资金与人才支持力度。

记者获悉,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把握人工智能关键变量,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。同时,将加快政策规划引导、基础设施升级、技术产品创新、融合应用拓展,推动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更广范围、更深程度、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,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。

田川表示,未来需加快基础设施升级,打造泛在互联、控网算一体、开放智能、安全可控的新型工业网络,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大模型、智能体融合发展,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。加强技术产品供给,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,围绕基础短板和新兴融合领域,强化关键元器件、工业操作系统等协同攻关;实施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,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,发展工业智能体。同时,深化融合应用推广,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相关解读
相关政策
相关稿件